为什么父母越用心,孩子成绩越差?


为什么父母越用心,孩子成绩越差?

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然而,有时越是用心,孩子的成绩反而越不尽如人意。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上,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雅方咨询的心理专家说,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人做事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自己而活时,他会更加积极主动。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而活,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可能缺乏内在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取悦父母,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时,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当父母过度介入孩子的学习时,孩子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这是因为,当父母在孩子学习上投入过多时,孩子会觉得这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这样一来,学习就不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是变成了父母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朋友的孩子原本对科学非常感兴趣,经常在家里做一些小实验。但是,当他父母得知他的成绩不够理想时,就开始为他报各种班,每天都监督他做作业。结果,这个孩子渐渐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成绩也没有明显提升。后来,当他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减少对他的干预,他的兴趣和成绩反而有所好转。

父母用心良苦的背后,往往是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愿望。然而,这种愿望如果处理不当,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孩子需要的是支持与引导,而不是过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