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压力转化为动力,是谬论
压力确实能在某些情况下激发人的潜能。比如,考试前的最后一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超级专注,效率惊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或者说是可持续的。长期处于高压之下,不仅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雅方咨询的心理专家说。
比如说你是一辆汽车。偶尔超速一下,确实能让你更快到达目的地,但要是长时间这样开,发动机迟早要出问题。人也一样,如果总是处于高压状态,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把压力当动力,很多时候只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比如,如果你的工作压力太大,可能是因为任务分配不合理,或者是沟通出了问题。这时候,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想着怎么去适应压力。否则,长此以往,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而且,这种说法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对有些人来说,一点点压力就能变成动力;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哪怕是很小的压力也可能让他们难以承受。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所有的压力都能变成动力。
所以你看,与其说“压力转化为动力”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真理,不如说它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学会管理压力,而不是盲目地把它当成一种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