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到底能不能发脾气?


很多家庭教育文章都强调情绪稳定的重要性,让我们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家长。
可是谁能做到一直不发脾气?家长真的一点脾气也不能发吗?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绝对。

第一,动不动发脾气,频繁发脾气当然需要调整。
情绪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我们说平静的河水并不代表水流没有一点波澜。
除了教育孩子,家长也要做好自己。
先问问自己,你自己觉得自己脾气频繁吗?你发脾气对自己造成困扰了吗?对家人,比如孩子,造成困扰了吗?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觉得自己脾气大,或者觉得面对孩子时脾气大,这都需要调整。你自己都觉得自己脾气大,那么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也可以看看孩子,如果孩子在你的脾气下,学习状态越来越糟,那就一定要调整才行。

第二,学会情绪处理很重要。
一些简单的情绪处理就能帮我们很大的忙。
比如对情绪的提前疏导。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运动,肌肉的一张一弛可以帮助我们散去心里积攒的情绪,让我们没那么容易“爆炸”。除了运动,也可以唱歌,写日记、找朋友倾诉等。
还有,如果当你预感到自己的情绪即将爆发,那么不要憋着,找个僻静的地方,比如卧室,可以摔打枕头可以大喊大叫,先把那股能量卸掉,等心里舒畅了,再去面对孩子。

第三,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
比如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让你头疼,那你可以去向别的家长请教,或者去搜文章搜视频来看,试着用别的办法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而不是每天都发脾气吼孩子。
当然,作为家庭教育从业者,小编还建议多学一些家庭教育知识。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无奈觉得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沟通的方法,没有相应的心理知识。
如果有了,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有他的逻辑和感受为基础。

雅方咨询的老师说,如果你教孩子教得焦头烂额,那你可以换一种教育方法。
这句话和所有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