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经历什么,才能知道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进看到一个帖子,说《变形记》里的富二代们,其中很多在农村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之后,回到家不久之后就故态复萌了。
其实不少管教学校也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管教一段时间,回家几个月后就变回“混世魔王”。
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到底经历什么,才能知道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容易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两点:

第一,孩子到底知不知道?
其实每个孩子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至于生活的不易,孩子们就未必知道了。
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成年人也觉得生活比之前好了太多,带着这种感受去教孩子,孩子当然难以感受到以前的那种艰辛。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不把孩子当大人,甚至有点“大人说话小孩一边去”。面对孩子总是要做出伟岸强大的父母形象,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正常。
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心事,心里的烦事、劳累和辛苦告诉孩子,甚至可以抱抱孩子汲取力量。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了你的辛苦,孩子还会更爱你。因为互相倾诉感受会让彼此感情加深。
当然,公司的事情很多不方便详细说,尤其对孩子。但我们要表达的也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你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说,“爸爸现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许要去做点不擅长的事情才行……你来让爸爸抱抱,休息一下。”
有时候孩子什么也不必做,什么也不必说,只要被你抱在怀里,你就有了力量,孩子也知道了你的辛苦。

第二,孩子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就会体谅父母吗?
这里不是指责孩子。
雅方咨询的老师说,每个人最先关心都是自己的感受,这是人类的本能。
一个人从沙漠出来,三天没吃没喝,你肯定会同情他的悲惨。
但是如果你在沙漠还没出来,五天没吃没喝,你还会去同情那个三天没吃喝已经走出沙漠的人吗?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当孩子心里有疙瘩有痛苦时,他首先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感受。
当父母让孩子体谅自己的辛苦,孩子会体谅,但慢慢就会转到自身的感受上来。
自己天天被批评,天天被催着学习,被扣零花钱,被这个说缺点那个说不好……
他处理自己的情绪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呢?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我们要先处理干净孩子的情绪才行。
这就要求我们父母情绪稳定,接纳孩子,少批评,多夸奖,尊重他的选择。
当孩子不被自己心里的痛苦困扰,他自然就会体谅自己最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