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看错时间凌晨叫孩子吃饭上学,怎么面对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


四川,一位奶奶看见六点多了,做了早餐叫孩子起床吃。谁知道孙女看了下时间,发现才是凌晨1点!原来奶奶是做了顿夜宵!
网友们忍俊不禁,吐槽道,气氛到这了,就当夜宵吃了吧。
虽然这件事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小编依然由此想到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这里的奶奶看错时间以欢乐收尾,但是同样的老年人疏忽、观念不同带来的很多问题却可能引发不少的矛盾。
那么,家有老人,应该怎么处理隔代教育中的问题呢?

第一,不要对老人的期待过于理想。
当老人来帮忙照顾孩子,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
你希望老人帮你解决什么问题,老人可能会对家里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心里要有数。
不能指望着老人一来就完美融入家庭,期待过于美好,现实就显得悲催了。
只要他们帮忙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帮了大忙。
比如,我们就希望有人接送孩子,那老人来了,我们就指望他这件事就行了。别的事情,老人家做了是我们的福气,没做我们也不要责怪。
不能因为老人做的事情不够多不够好而责怪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人。

第二,要勇于和老人沟通交流
当我们看到老人一些地方需要调整,我们要勇于交流。
有的人看见老人做得不对,不去交流而是生闷气,或者对爱人发脾气,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不沟通反而显得生疏。
沟通的时候就事论事就行了,不要责备不要指责。
另外,平时注意培养感情,比如老一辈人一般不怎么过生日,如果我们记得他们的生日,他们肯定能感受到儿女的孝心,那么沟通起来也更顺畅。

第三,有老人在也不要忽略孩子
不要因为家里有老人,就减少对孩子的关照。
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陪伴,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为了索取关注和安全感,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行为。
另一方面,父母出现得少,那么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增大。如果老人有些陈旧观念,也许就会影响到孩子。

雅方咨询的专家说,要记住老人是来帮忙的。
我们要给老人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和老人相处,更好的处理隔代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