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家长向我们求助:
孩子两个月来一直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开门也不回应,连吃饭都自己点外卖,拒绝和父母有任何的交流。家长非常担心,到底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也并没有到“无可奈何”的地步,雅方咨询帮助过不少这样的家庭。
第一,不要试图把孩子“逼出来”。
孩子采取这种极端手段,一定是心里积累了想当多负面情绪,对父母的失望和不满,对外界的不爽以及害怕。
孩子自己也知道这种办法比较极端,但他也觉得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如果父母采用切断金钱供应、断电断网等方式把孩子逼出来,不但无法疗愈孩子,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自留地”都不给,非要把自己逼到绝境,在情绪爆发下,他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

第二,接纳孩子的状态,用间接的方式展示爱
允许孩子呆在自己房间,不要呆在客厅巴巴的等孩子。
有家长一直坐在客厅等孩子,结果是孩子连厕所都不去了。
这时候,家长少在客厅晃荡,家长的退出就是孩子领地的扩大,至少他可以自由的去厕所了。
家长可以在孩子门上、厕所等地方用贴纸和孩子交流。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种交流一定要克制,最好只传递必要的消息,比如,学校的事情,同学间的信息等等,不要添油加醋,也不要说其他的东西,更不要煽情诉苦。
因为孩子这时对我们是厌烦的,稍微过度的交流就是负作用。那些基本的必要的交流足以传递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坚持下去,有耐心有恒心。
当你做的有成效了,孩子情况有所好转,比如当客厅有人的时候,孩子也愿意出来上个厕所。
我们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这不代表孩子好了,心理问题过去了。只是代表着我们之前做得对。
我们要做的是坚持下去,可以适当增加交流,但不能火急火燎的拽住孩子说三说四。
要有耐心,相信孩子,相信他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