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钱怎么办?给他送派出所合适吗?
最近,安徽一个7岁的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去买萝卜刀,妈妈发现后把孩子送到派出所“自首”。
这样的方法可取吗?孩子偷拿钱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小孩子偷拿钱送去派出所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首先,孩子偷拿钱并不是道德问题。
孩子年纪小,对人生的规则和界限还没有完全确立,有一些逾矩行为是正常的,无关道德。尤其家里的事情,更不能简单的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孩子拿父母的钱要自首偷窃,父母打孩子自首家暴了吗?
家长过于拿捏道德大旗,孩子是容易被束缚,容易自卑的。
其次,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为什么要买萝卜刀?是不是孩子的社交需求没有满足,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呢?是不是孩子缺少零花钱,一直渴望有自由支配的金钱呢?
这些问题才是根本问题。
带孩子去派出所自首,本质上是让民警同志配合玩一场教育过家家,吓唬一下孩子而已。
一些早熟的孩子很快就不把这些当回事,甚至觉得偷东西无所谓,不就写个保证书嘛。
如果孩子的内心渴求无法得到满足,要么孩子从别的地方满足,比如叛逆,对抗父母,要么压抑自己,变得自卑,价值感低等等。
那么,孩子偷拿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的行为需要冷静处理,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
第一,了解孩子的动机: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比如新闻里的孩子要买萝卜刀。孩子为什么买萝卜刀?单纯好玩吗?还是同学们都有,孩子没有觉得没面子?只有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动机,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二,与孩子一起制定零花钱制度:
可以为孩子制定零花钱制度,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给零花,不要干涉孩子使用。这样既给了孩子财务自由,也锻炼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一般有零花钱的孩子是很少偷拿家里的钱的。
第三,鼓励孩子表达分享:
可以鼓励孩子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特别是当孩子有一些不当行为时更要与家长分享。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家长是自己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
第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让孩子明白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
总之,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的行为需要冷静处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孩子。同时,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编辑: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