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一位妈妈接女儿放学回家,途中因为停车不便,让女儿拿着自己的手机去买馕饼。没想到女儿支付错误,不小心向商家转了3万块。小女孩吓哭了。
妈妈虽然也吓了一跳,但是并没有责怪女儿。她先安抚了孩子的情绪,还和孩子吃了馕。最终,他们回去找店家,顺利拿回了多支付的钱。
这位妈妈称,我会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很靠前的位置,然后再解决问题。
很多网友点赞妈妈的做法,觉得她是教育有方的好妈妈。

先处理情绪对孩子最好
的确,我们很多人遇到这种事往往会急着去要钱,并大声责备孩子,毕竟3万块不是小数目。
而这位妈妈却始终关心孩子的情绪。
如果妈妈劈头盖脸把孩子骂一顿,孩子心里就会充满自责、惊惧等各种情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孩子的心思就全在妈妈的身上,她会害怕妈妈继续责备自己。
而这位妈妈有限安抚情绪。当小女孩的情绪被安抚下来,她的注意力就会放在事件本身,她会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怎么犯了错误,她更能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而且,妈妈言传身教的展示了何为处变不惊,大气从容。以后小女孩也会有样学样,成为一个淡定从容的女孩。这也是一种教育。
不责备就是接纳
妈妈的行为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无条件接纳。
雅方咨询的专家表示,什么是无条件接纳?不责备就是无条件接纳。
这件事情里,孩子会感觉到妈妈浓浓的爱,她会知道在妈妈的心里,自己非常重要,比3万块钱重要多了。
这个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牢固根基,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她会知道妈妈一直在支持自己,从而不管失败还是什么,孩子都会有力量继续挑战。
同时,孩子会对妈妈敞开心扉,有什么话愿意跟妈妈说,有什么情绪和失误隐瞒的可能性也变小,因为她知道妈妈爱自己。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孩子变成什么样子,也都藏在这些一点一滴里。我们不要觉得给孩子花钱才是爱孩子,那是我们大人简单粗暴的看法。在孩子看来,在这样点滴的事情中关注孩子的感受才是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