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到最后都是自我关系
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以为是在塑造另一个生命,殊不知那镜子照见的,恰是自己灵魂的形状。
我们厌恶孩子的拖延,或许正因自己一生都在与惰性缠斗;
我们苛责孩子的怯懦,也许恰是内心恐惧的投射;
我们期盼孩子出人头地,往往不过是自己未竟梦想的延续。
那些脱口而出的"为你好",细听之下,分明回荡着自己童年的回声。
最吊诡的是,当父母声嘶力竭地想要纠正孩子时,真正需要疗愈的,可能是那个从未被温柔对待过的自己。
孩子像一块透明的冰,映照出父母情感深处的裂纹与淤青。
我们对着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在与自己性格的阴影搏斗;
我们为孩子焦虑,本质上是对自身局限的不甘。
养育孩子的过程,终究是父母的一场自我教育。当我们学会接纳孩子的平凡时,才真正接纳了自己的普通;当我们允许孩子犯错时,才终于原谅了自己的不完美。
亲子之间,从来不是单向的塑造,而是双向的成全。孩子最终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模样,但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