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
几个孩子总是在老富翁院子里玩耍。
老富翁觉得很吵,但是又不想和孩子冲突。
于是,他第一天给了每个孩子5块钱:“孩子们,谢谢你们在我院子里玩耍,看到你们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都年轻了。以后你们更开心的玩哦。”
孩子们拿到钱非常开心,玩得更加卖力。老人每天都给他们钱。
几天之后,老人给了孩子3块钱:“不好意思,这个我退休金没领到,只能给你们3块钱了,但还是希望你们在我院子里玩得开心点。”
孩子们虽然有点不开心,但还是接过钱,勉为其难的玩耍起来。
几天之后,老人说:“对不起孩子们,我的资金出问题了,没有钱给你们,你们能继续在我院子里玩耍吗?”
孩子们不高兴了,互相看了几眼,一个孩子说:“走吧,咱们不要免费给他玩!”于是孩子们一哄而散。老富翁回到屋里开始享受自己的安静。
这就是一个奖励孩子的故事。
本来孩子玩耍只是为了自己开心快乐,但是富翁开始给钱之后,事情就变了。孩子开始为了钱而玩耍,当钱减少时,虽然是一样的玩耍,但孩子就变得不开心。富翁不给钱,孩子就生气得不玩了。
这里发生了两件事,第一,孩子不再把玩耍当成自己的事,第二,孩子玩耍的乐趣和动力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质奖励孩子,也许能短时间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是反噬是很严重的。
因为家长的奖励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你希望用奖品换取孩子的努力和好成绩。
孩子觉得物有所值,他就会努力,他觉得不值,他就不屑于顾,甚至把原有的那点学习兴趣也消耗掉。
比如你奖励自行车,过几天孩子对自行车不感兴趣了,他会比以前更加贪玩。
还有的孩子,答应父母几天后,觉得自己只要自行车太亏了,想要一台电脑。你不答应他就不学习了,你答应又怕他再提要求。
这种事情非常多,所以用物质奖励孩子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
还有的家长会反悔,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大。笔者接触的案例,孩子说考进班级前10要一套《海贼王》漫画,妈妈一口答应。孩子真的考到了,妈妈以为孩子只是要基本漫画书。到书店才发现,这套漫画整整一大排,要花不少钱。她拒绝了孩子的要求,结果孩子之后几年都故意不去好好学习。
所以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建议直接给孩子,然后告诉他:不用等考试后,你需要的东西妈妈会尽量给你。不是因为你成绩好,而是因为妈妈爱你。
这样做第一,孩子会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他会更有前进的动力。第二,孩子得到了东西,他减少内耗,甩掉心理包袱,心无旁骛的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
总之,坚决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
编辑: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