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怎么看待家长“暑期焦虑”
今天暑假,各种自媒体账号纷纷宣扬“暑假最可怕”。
虽然贩卖焦虑让人不齿,但家长的焦虑却真实存在。
新华网近期也对此发表了评论,暑期焦虑怎么看待呢?
1、别轻信“暑假最可怕”的忽悠
很多自媒体宣扬“暑假最可怕”“暑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等等言论,都是在进行恐吓营销。
这边家长为孩子的成绩惶惑不安,那边自媒体的补习课程已经卖出上万套。
至于学了他们的课,孩子是否真的能提升成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雅方教育的老师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愿意学习更重要。
学习是长达十几年的过程,孩子愿意学下去非常重要。过于繁重的课程非常容易让孩子厌学。
献祭掉孩子的学习兴趣,以求孩子一个学期甚至一次考试的成绩提高,是很得不偿失的。
家长暑假不放学点家庭教育,学习一下怎么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对孩子的学习更有帮助。
2、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
暑假号称“神兽”出笼。因此不少家长喜欢拿手机去哄孩子,孩子在旁边玩手机,家长就可以轻松不少。
但是各位家长知道吗?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第一,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第二,经常被批评,负面情绪很多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第三,现实生活缺乏玩伴和乐趣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第四,压力大缺乏认可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因此,家长工作辛苦劳累,需要休息可以理解,但我们希望:
在孩子呼唤家长,恳求你跟他玩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手机替代,要陪他开心的玩一会儿;
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不要只谈学习,多聊聊天文地理,时事新闻,电影八卦;
多听听孩子说话,不要总是打断孩子,不要急于评判孩子,你只要听就行了。
3、别漠视“孩子放在哪”的痛点
进入暑期,不少家长迎来不得不面对的考题——双职工上班,家里没人看孩子,娃该放哪?
放在家里怕孩子打游戏,出去玩没人管怕危险,带到单位怕影响工作……让一些本已因工作而疲惫不堪的家长陷入重重焦虑。
这需要托管、托育服务形成规模化,逐步走向规范化,让“安娃之所”变成“安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