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4个阶段,早一点发现,少一分危害
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忽然发生,而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严重,直到厌学退学、沉迷手机、抑郁等情况的发生,让家长心力交瘁。
但是,其实在此之前的好几个阶段,孩子就用各种行为向父母发出警醒。
如果父母能把握到,就能避免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一个阶段:萌芽期。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了。
顶嘴也比以前多了,脾气似乎也比以前大了,好像也经常抱怨作业多,抱怨老师和学校这这那那……
这时候的孩子整体还是一个乖巧、愿意听话的孩子,只是父母偶尔需要应对他们上述的行为。
一般的父母,往往是和孩子吵吵几句,并没有深入孩子的内心。
批评孩子几句,拌几句嘴后,孩子恢复原状,家长也就没有在意。
但其实孩子的委屈和抱怨在积累,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积累的情绪和感受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
第二个阶段:普通期。
这一阶段是学霸和普通孩子的分水岭。
这个阶段的整体特征是,家长生气的时候很烦孩子,开心的时候觉得孩子挺好的,平时觉得自己孩子是普通的好孩子。
孩子的各种问题已经开始展露,但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重视。
比如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不太好,他不想写作业,他特别喜欢玩手机,可能会和父母顶嘴甚至争吵。
这些问题要么持续时间不长,要么不够严重,大部分家长觉得,这就是养孩子的烦恼。
于是在争吵和妥协中过下去。而家长不知道的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解决,孩子也许就能走上学霸之路。
第三个阶段:烦恼期。
这一阶段,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事情非常烦恼。
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厌烦,对家长的大道理很不耐烦,家长讲话要说好几遍,甚至吼出来他们才有所反应。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手机、游戏有着异乎寻常的着迷,父母对手机的限制和规劝几乎没有效果。
同时,亲子关系逐渐变得糟糕。家长渐渐觉得孩子浑身毛病,看不到任何优点或者只有一两个无关紧要的优点。孩子也越来越叛逆,他们会和父母争吵,甚至激动之下推搡父母,偶尔也可能离家出走。
在这一阶段后期,孩子的问题呈现“爆发——平息——爆发——平息”这样的节奏。
很多家长在孩子爆发期被气得头昏脑涨,急切的要去咨询、要去学习一些家庭教育,但是等到孩子爆发完了进入“平息期”,家长也情绪下来,又觉得孩子问题不是那么严重。
这严重贻误了解决孩子问题的时机。
如果家长不知道妥协或者改变,孩子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问题。就会转入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崩溃期。
这个阶段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孩子不去上学。
其他的表现有:非常敌视父母、和父母对打、封闭房门封闭自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自我伤害、拒绝中高考、混社会不回家等等。
这一阶段孩子的行为表现对父母打击非常大,所以叫崩溃期。
孩子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自我伤害自我放弃,心理疾病,报复父母。
在这一阶段,看着孩子的种种情况,很多父母承受着摧心剖肝般的痛苦。
孩子变成这样,怪父母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怪父母!每个人活好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家长自己的生活也充满委屈和负担,每天要面对很多很多的负面情绪。他们自己都充满不幸,又怎么能责备他们照顾不好孩子?
而且,虽然这一阶段孩子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还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雅方教育的老师说,只有一种孩子无法挽救,那就是被父母放弃的孩子。
家长要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获取科学有效的指导。当孩子走出低谷,他以后能走得更远。
总之,孩子的问题是一点点积累而成,而不是忽然出现的。
我们建议,当你经常对孩子感到烦恼,经常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那么你可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或者进行一些咨询。
家长越早发现越早察觉,解决起来就越容易,孩子走的弯路也越少。